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

5年後 地球進入小冰河期

儘管「全球暖化論」已是時代主流,但近來卻有科學研究顯示,世人該擔心的並非溫度步步高升,而是未來幾年氣溫可能急速下降。新的研究預言:地表可能將冷卻、甚至可能出現新一波「小冰河時期」,而其主要依據,則是太陽活動異常的趨緩。

太陽黑子的多寡是太陽活動力的指標,但過去兩年來,這些太陽黑子大體上都消失了。這種太陽黑子不分新舊,集體「大退潮」的現象,讓研究太陽的科學家們大感意外。

電影「明天過後」的場景,可能要成真了。

俄羅斯的天文學家表示,由於太陽活動減緩,因此地球在本世紀中葉,也就是2035到2045年期間,很可能會面臨一次「小冰河期」。電影「明天過後」裡頭駭人的場景,讓人印象深刻,也讓觀眾反思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根據俄羅斯聖彼得堡普爾科沃天文台科學家的觀察,電影裡大半個地球被冰河覆蓋的場景,可能會在本世紀中葉重演。不過原因不是因為人類破壞地球環境,而是因為太陽的活動減緩,導致太陽能和紫外線輸出的減少。根據俄羅斯天文學家的預測,在全球氣候暖化在這幾年到達頂峰後,地球的氣溫將逐年降低。最冷的一段期間將出現在本世紀中葉,2035年到2045年之間,屆時地球將面臨一段「小冰河期」。

科學家表示上一次出現類似的情況,是在17世紀的1645年到1705年之間,當時嚴寒的氣候造成荷蘭的運河結冰,影響商業活動,以及格陵蘭島上的居民遠離家園,往南方遷徙。由於太陽表面溫度的變化,非人力所能掌控。因此如果「小冰河期」真的無法避免,人類也只能及早因應準備。小冰河期令明代滅亡
近期,地球進入「小冰河期」理論甚囂塵上,有學 者認為,導致中國大明王朝覆滅的不是當朝天子崇禎皇 帝,真正的始作俑者是地球當時正逢「小冰河期」,嚴 寒使明朝全國各地幾乎連年災害,連皇帝也無力回天, 終至滅亡。
崇禎皇帝被後人稱為「中國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 ,他在 1644 年自盡殉國,鑒於明末發生的旱災、鼠疫 、地震,甚至農民軍起義和滿人南下,後人論其一生, 通常喜歡用「無力回天」來概括。

值得一提的是,在氣候研究領域裡,有學者認為明 朝覆滅的確是無力回天。這「天」就是「小冰河期」。 據《大公報》報導,學者相信,距目前最近的「小冰河 期」就發生在明朝,崇禎帝即位的 1628 年,也正是「 小冰河期」內最寒冷的時段。

學者並認為,嚴寒使明朝全國各地幾乎連年遭災, 間接促使大明王朝滅亡,而整個氣溫直到明朝覆滅後的 1650 年才逐漸回暖,時間長達 22 年。

香港旅美太空科學家翁玉林也支持這個看法,他表 示,太陽黑子的減少和消失與地球氣候息息相關,在明 朝滅亡前後約 70 年,太陽黑子突然減少,這使得歐洲 出現「小冰河期」,而中國則氣候突變,各種天災令農 作物欠收。若非明朝末年的天災,農民不會因小事違反,滿人也不會為了土地和食物四出討伐。該觀點將明朝 滅亡的肇因直接指向「小冰河期」。

無獨有偶,英國也有天文學家認為,公元 1959 至 1645 年間,太陽黑子很少活動,北歐氣候在此期間非 常寒冷,中國則連年天災,時間上完全符合。

據歷史資料顯示,明朝萬曆及崇禎年間,中國旱災 頻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亦逐漸增加。自萬曆中葉開始, 旱災幾乎持續 70 年之久,這對以農為本的明朝而言, 無異於致命打擊。

中國中央氣象局科學研究院編著的《中國近 500 年旱澇分布圖》及相關論文集刊,證實了 1470 年至 1 644 年是中國旱災最嚴重的時期,期間全國性大範圍旱象的年份為 18 年。鑒此,崇禎年間的農民大起義及此 後大明王朝的滅亡,則有跡有尋了。

近期,國際權威氣候專家指出,全球氣候暖化已停 止,並開始冷化 (global cooling) ,近來北半球的酷 寒只是全球天氣變冷的開端,這樣的冷天可能會持續 2 0 、 30 年,英國每日郵報因此宣稱今年的冷冬顯示「小冰河期」已來臨。

==
雷文廣場精選之新知與休閒特蒐:
殺時間必玩之FLash小遊戲
下載youtube及土豆網影片專用工具
伏雨春秋錄 天龍八部後傳
實用免費之防毒軟體
宅經濟遊戲館
神奇寶貝 Pokemon 口袋怪獸皮卡丘特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